近年来,青年人直肠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
近年来,青年人直肠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,一项研究表明,青年人占直肠癌患者的22.8%。在消化道肿瘤中,直肠癌仅次于胃癌,居于第2位。
青年人患直肠癌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。门诊中溃疡性结肠炎相当常见,其中有5%会癌变,且癌变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升高;其他如血吸虫性肠炎、直肠腺瘤性息肉均可恶变成直肠癌。此病恶性程度高,因其发生部位低,接近肛门,易发生血液转移和淋巴转移,而且有一半以上病例属恶性程度较高的病理类型。
最令人担心的是青年人对直肠癌缺乏警惕性,当大便中出现黏液血便时,常误以为是痔疮、痢疾或肠炎。据统计,直肠癌患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,医生在线答疑,平均时间为10个月左右,此时已有62%的病人癌肿大于肠腔周径的半圈,错过了手术时机。所以,对青年人直肠癌应该高度警惕。
治疗青年人直肠癌关键在于早期诊断,出现以下症状时应提高警惕。
1.应注意无痛性便血或黏液血便。这是最多见的早期症状,血量一般很少,呈鲜红或暗红色,分布在粪便表面。此症状也可见于痢疾、痔或结肠炎,应予以鉴别。
2.注意排便习惯的改变,如腹泻、便频、便秘或黏液便;也要注意大便的形状,约有20.7%的病人大便呈扁形或三棱形。
3.腹痛。当癌肿发生在直肠上段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时,因肠腔变狭窄,会逐渐出现梗阻现象,可有肠绞痛、肠鸣音亢进、腹胀等表现。
显然,有了上述症状,并不等于就是直肠癌,还需进一步检查来确定诊断。目前,我国专家强调“一指三查”。
1.肛门指诊。因为有80%以上的直肠癌位于肛门附近,医生在线答疑,医生完全可以用手指检查发现,能判断肿瘤的形状、大小、部位、活动度等。
2.乙状结肠镜检查。能直接观察肛门内25厘米的肠壁,可发现指诊无法发现的肿块,对可疑病变部位,可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。
3.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检查。即使直肠癌已确诊,也应做此项检查,以明确是否为多发性癌。
4.大便隐血检查。约85%的直肠癌患者有黏液血便,有些患者的粪便,仅凭肉眼不能判断,需做大便隐血检查,务必警惕,需查明原因。杨吉生
(责任编辑:好医师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