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血发作一再忍 盲目用药“火上浇油”
春夏时节,天气干燥,便血、肛门肿物脱出、瘙痒、疼痛等肛肠疾病频频出现。人们工作忙碌,好医师网,饮食不规律,应酬密集饭局多多都使得痔疮等“应酬病”反复发作。近日,各大医院更是迎来了一股肛肠疾病的就诊小高潮。专家表示针对春夏季节交替,痔疮高发现象,未雨绸缪及早治疗的确是治痔的关键。今日我们就请来甘肃东大肛肠医院的董高晗主任为大家详细讲解,春夏季节肛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式。
便血后盲目用药等于“火上浇油”
经常大便出血是一些肛肠疾病的前奏,在众多肛肠疾病中,痔疮、肛裂、直肠息肉、结肠息肉、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肠癌,都是引发便血的最常见病因。然而,每一种疾病引发的便血也各不相同,若不明病因,盲目吃药只会治标不治本。
现在市面上流行很多痔疮药,口服药虽然很方便,但药物经过肝脏解毒及胃酸、消化酶的破坏,药效会大大降低,还易对胃部产生刺激,引起胃部不适,对肝脏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。外用涂抹药膏,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,给人一种“病愈”的假象而更为可怕的是没有发现痔疮背后隐藏的其他病因,乱用药只会掩盖真实病情。痔疮出血,红肿突出,疼痛难忍。若干硬粪便划伤肛肠还易引发肛裂,进一步感染形成肛窦发炎、肛周脓肿,甚至造成肛瘘。自诊自治,长久拖延只会加重病情,引发肛肠恶变、大肠恶变等。
不把便血当回事导致恶变几率高
目前便血症状在生活中很常见,不少人都有此经历,但就是越常见,人们反而越不重视。临床上,最多见的是下消化道出血,也就是肛肠这部分出现“故障”。比如痔疮、肛裂、肛窦炎、结直肠息肉、肠道肿瘤等,都会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。然而,由于便血症状相似,肠道恶变与初期痔疮、肠炎、肛裂等疾病容易混淆,在一些非专业的医疗机构,由于检查诊断方式的落后或医生经验不足,更易发生误诊、漏诊的状况。临床资料表明,八成肠病变病人初期曾被误诊为痔疮,结果等到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,白白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期。目前,肠恶变日趋年轻化,中青年人一旦出现肛门便血、肿物脱出、瘙痒、疼痛等症状,应提高警惕,及时就医。
便血易成“应酬病”提前治疗很必要
便血在春夏时节最易发作,季节交替,空气中的湿度降低,气候比较干燥,人们的大便会比平时干硬,肛肠部位容易出现便血、疼痛、肿块、炎症等症状。人们更愿意缩在室内,大大减少户外运动,人体免疫力大大下降,病菌更易侵入。
而痔疮作为肛肠疾病之首,每年春夏时节的发病率都居高不下,患者一不注意就可能发作或加重。工作繁忙,人们往往都有很多聚会酒宴,在酒精、辛辣的刺激下,很容易导致直肠粘膜血管曲张、扩大,从而导致痔疮突发,轻者便血、眩晕,重者可能导致痔疮急性嵌顿、坏死等严重后果。而痔疮久置不管,不仅影响了工作生活,还会导致肛周脓肿、肛瘘、肛窦炎等肛肠疾病以及女性妇科炎症的并发,加重病情得不偿失。因此,为了防患于未然及早治疗痔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
因此,好医师网,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便血或大便习惯,应及时就医,从第一次便血时就应引起重视,可到医院用指诊或电子肛镜等方式,查查便血的原因,及时治疗。
(责任编辑:好医师网)- :上一篇:频繁口腔溃疡便血需警惕白塞病
- :下一篇:自贡保洁员超市晕倒1月后身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