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剩的食物要慎吃 37℃是食品危险温度·重庆晚报第一眼
吃中午剩下的活捉莴笋,拉7次肚子
37℃是食品的最危险温度
记者 邓依依
这几天,主城各大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忙得不可开交:急性肠炎等肠道病人太多了,普遍比前几个月增加了三成左右。
昨天早上,34岁的陈先生捂着肚子、弯着腰挪进西南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室。他说,从前一天晚上到现在,已经拉了7次肚子,早上还开始恶心呕吐。一诊断,是急性肠炎。
陈先生说,前一天晚上吃的是活捉莴笋、清炒苦瓜。稀饭是晚上煮的,苦瓜也是现炒的,只有活捉莴笋是中午剩下的。“早上老婆在菜市场买的新鲜莴笋,中午吃剩了一小半,因为是新鲜蔬菜清洗后直接拌的调料,不会变质,就没有放进冰箱。”陈先生肯定,晚上吃的时候,活捉莴笋的确没有变质。
但陈先生想不到,他的急性肠炎,很可能就是这盘活捉莴笋造成的。
菜虽然没有变质,细菌却会大大增加
西南医院消化科彭贵勇教授说,这段时间,吃凉菜吃进医院的病人很多。
“夏天熟食容易变质,这个大家都很注意,但凉菜在常温或冰箱里放几个小时,一般不会变质,很多人第二顿拿出来就吃。”彭教授说,大家恰恰忽略了,菜虽然没有变质,但细菌却大大增加。首先,没有经过高温煎煮的凉菜,本身带有一定的细菌;另外,不管是放进冰箱还是放在常温下,都会受到细菌污染。而在眼下的炎热天气里,细菌繁殖能力旺盛。吃上一顿剩下的凉菜,很容易中招。
37℃ 细菌在这个温度繁殖最快
细菌生长繁殖的主要条件是营养物质、湿度、氧气、温度。细菌生长的温度极限为-7℃~90℃。各类细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:嗜冷菌,最适合生长温度为10℃~20℃;嗜温菌,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0℃~40℃;嗜热菌,56℃~60℃生长最好。
病原菌基本都是嗜温菌,最适宜温度为人体的体温,即37℃,所以实验室一般采用37℃培养细菌。“也就是说,37℃左右是食品的最危险温度,这个温度范围病原菌繁殖得最快。不要小看一小盘活捉莴笋,里面的病原菌可能成千上万。”
隔夜或放了几小时的凉拌菜,要扔掉
彭教授说,多数细菌繁殖速度极快,分裂一次需时仅20~30分钟。以大肠杆菌为例,20分钟分裂一次,在理想状况下,1个大肠杆菌20分钟后变成2个,40分钟后变成4个,1小时后是8个……依次类推,4小时后的数量为4096个,8小时后的数量为惊人的16777216个!
当然,实际上,经过一定时间后,死亡细菌逐增、活菌率逐减。即便如此,细菌的繁殖量仍然会很大。“这段时间基本都是37℃~40℃的高温,是细菌繁殖的最佳温度。隔夜存在冰箱里的炒菜,只要再充分加热透是可以吃的,但隔夜凉拌菜或放了几个小时的凉拌菜,应该毫不留情地全部扔掉。”
放在冰箱也不保险
有些嗜温菌低温下也可繁殖
那凉菜放进冰箱会不会好点?
重医附二院消化科冯晓霞教授说,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温度是4℃至8℃,在这种环境下,绝大多数的细菌生长速度会放慢。但有些细菌却嗜冷,如耶尔森菌、李斯特氏菌等,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,如果食用感染了这类细菌的食品,就会引起肠道疾病。
还有些嗜温菌低温下也可生长繁殖,如5℃冰箱内,金黄色葡萄球菌会缓慢生长释放毒素。
此外,很多家庭整个夏天冰箱都没有清洗消毒,反而成为一些细菌的温床,里面的细菌远远比餐桌上多很多。
“没吃完的凉拌菜,哪怕放进冰箱,也难免会受到细菌侵扰。而再拿出来食用时,一般也不会加热,所以这样的凉菜吃下去容易引起肠胃疾病。”
她还提醒,细菌特别爱藏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,软包装的灭菌乳、瓶装果汁等若一次喝不完,须将剩下的拧紧盖子并立马放入冰箱。巴氏杀菌奶在夏季室温下存放很快会出现细菌超标,也必须存于冰箱中,且应该在生产时间的48小时内喝完。
●西南医院营养学科专家说,夏天,天天吃凉菜凉面稀饭,会导致体质下降,反而多病。“清淡”饮食的实质是强调少用油脂,绝不是不沾荤腥。如果在夏季单纯食用蔬菜水果,而不适当地补充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,好医师网,容易导致体质下降。
●在夏天,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在70~90克为宜,且最好一半以上为鱼、虾、瘦肉、鸡肉、鸭肉、蛋、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。一般来说,每天吃一顿鱼或肉比较适当,可选择午餐时食用,最好不超过60克。
●人在夏季出现倦怠无力、头昏头痛、食欲不振等不适,还可能与缺钾有关。因此可多吃富含钾的大葱、芹菜、毛豆、草莓、杏、荔枝、桃子、李子等新鲜果蔬。
我就很健康啊,好医师网,我知道细菌们爱藏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
那我们吃的凉菜里面不知道有多少病菌啊,哎呀,哎呀……
剩菜拿出来再吃的话,都要回锅高温煎煮,才能除去你们啊
我能保存食物,但有些细菌也会乘虚而入,引起疾病,所以我很爱干净,常常清洗消毒
我是嗜温菌,喜欢37℃左右,这个温度范围我繁殖得最快
责任编辑:吴海东(责任编辑:好医师网)